在引绰济辽工程地下110米隧洞里收获“新年礼物”******
(新春走基层)在引绰济辽工程地下110米隧洞里收获“新年礼物”
中新网兴安盟1月18日电 题:在引绰济辽工程地下110米隧洞里收获“新年礼物”
作者 张玮 曾令刚 王昊宇
新春的脚步越来越近,在引绰济辽工程地下110米的隧洞里,一线工人们仍在紧张施工,汗水浸透了脸颊……
对于他们来说,工程进度每向前推进一点点,都是他们最好的“新年礼物”。
“这不是快过年了,给大伙做了红烧肉、炖小鸡,有4个菜。”上午9时许,在引绰济辽工程项目部的厨房里,负责做午饭的谭丽丽已经忙活起来。
11时30分,带上大家的午饭,记者跟随来自山西的技术员白剑烽,乘坐小火车前往隧洞工作区。隧洞里湿气很重,走了不远就感到又潮又冷。
“我们坐小火车进去,一般是巡查皮带有没有损坏、排水管路有没有漏水、围岩有没有安全隐患等。”白剑烽向记者介绍道。
引绰济辽工程是国务院确定“十三五”期间分步建设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,也是内蒙古自治区迄今为止投资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。
为抢抓施工进度,春节期间,引绰济辽工程输水工程隧洞段800余名一线工人留岗作业。
白剑烽说:“我们行进的隧洞就是引绰济辽工程输水线路,绰尔河水要经此而过,整个工程输水线路全长390.26公里。”
隧洞长173.76公里,小火车走了40多分钟,终于到了施工作业区。
掘进机的运行情况靠控制室掌握,来自河北的“90后”小伙儿曹青松每天早晨6点半就会进入隧洞里的控制室。
曹青松告诉记者,控制室是各类装置的心脏和眼睛,关系现场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,必须时刻在岗,监督、指挥工程的每一个过程,不能有丝毫疏忽和懈怠。
为了不耽误工程进度,曹青松已经一年多没回家了,“2022年的春节,我就是在项目部度过的。”
虽然挖掘输水隧洞工序多、难度大,但引绰济辽工程隧洞段每天都有新进展。
做好掘进机导向系统、定准方向是工程中的重中之重,来自河南的测量员李黎明常常在不足1米高的施工空间里弯着身子工作,冰冷的地下水打在他身上,一干就是七八个小时。
“我们平时工作的空间基本都是在50厘米左右,需要趴着完成工作,干完活儿衣服都湿透了。”面对自己工作环境的艰苦,李黎明很淡然。
自从2019年引绰济辽工程开工以来,测量员赵涛涛只回过3次河北老家。
“隧道掘进机开工就不能停,想家的时候,就看看媳妇儿的照片。”赵涛涛说,今年过年不能回家也提前和媳妇儿汇报过了,“她很支持我的工作,也挺为我骄傲。”
记者了解到,引绰济辽工程输水工程隧洞段施工五标5—3支洞,预计2023年10月底贯通。
目前,引绰济辽工程输水工程隧洞段累计完成151公里,超过总长度的87%。
引绰济辽工程建成后,可改善绰尔河下游农业灌溉条件,解决受水区生产生活用水问题,对促进内蒙古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修复、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。(完)
够等级才能叫初雪 北京今天这场能算吗?****** 已入三九,北京的初雪却迟迟未到,银装素裹的大北京何在?小伙伴们除了焦急还是焦急…不过今天大北京终于飘雪了,延庆、房山等部分地区已出现雪花纷飞的喜人景象,但能否迎来北京的初雪,我们一起来见证。 大家也许会疑惑,为啥上面说有些地方已经出现降雪,为什么我们还在说能否迎来北京初雪?实际上,气象上对北京初雪的定义,有一定的规则,必须达到一定的范围或强度才能算初雪。那咱们看看具体规则: (1)全市20个人工站多于10个站点观测到有降雪现象。 (2)城区5站(朝阳、海淀、丰台、石景山、观象台)均观测到有降雪现象;(3)城区5站中的3个或以上站点观测到有降雪现象,且至少1个站降雪量≥0.1毫米。 满足以上条件之一,才认定为北京初雪。所以只有零星,或者某一地方降雪,可能还不算初雪。 让我们先看看最近3年的北京初雪日,可以发现都在11月份 。今年已经进入1月份中旬,还未看到初雪,难怪大家都着急了! 实际上,根据多年的统计数据,北京初雪日跨度很大,最早和最晚初雪日前五位排序见下表。早的初雪日出现在10月份,晚的出现在2月份。北京平均初雪日根据1981-2010年30年数据统计为11月29日。2022年北京初雪比平均初雪日已迟了一个多月。 好饭不怕晚,到底能否达到初雪标准,小伙伴们再耐心的等待一下,马上就会见分晓。据市气象台预报,受冷空气影响,13日至15日北京将出现寒潮天气。13日夜间开始至14日气温明显下降,白天最高气温在0~1℃之间,夜间最低气温在-9℃上下,前期暖融融的体感会消失殆尽;而在冷空气过后,气温持续低迷,所以小伙伴们在期待初雪的同时,出行及时添衣,注意防寒保暖,谨防感冒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。 作者:杜传耀 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(北京市观象台)高级工程师 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![]() 快三平台地图 |